经常“心慌”的人,问题可能不只在心脏

  经常“心慌”的人,问题可能不只在心脏

  心脏是人体内最辛苦的器官之一,被称为人体的“发动机”,每时每刻都在为身体的各个器官组织输送氧气和各种营养成分。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是由起搏和传导系统的“最高司令部”窦房结发动的,称为窦性心律。清醒、安静状态下,成人每分钟心脏跳动70~80次。

  心慌是人们对于心脏跳动不适感的一种描述,也称为心悸。导致心慌的除了心脏疾病,还有一些其他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

  这些疾病也会导致心慌: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对心脏收缩存在着调控作用。它出现问题,会导致导致心律失常,严重时还会出现甲亢性心脏病或者加重心衰。经常出现易激动、心悸,并有怕热、多汗、食欲大增、突眼等表现,就要警惕是否患有甲亢。

  颈椎病:较长时间的伏案工作或者颈部突然受力,可能出现心慌、头晕、出汗、恶心,甚至伴有胸闷等症状。此时不必急用降低心跳的药物,应以改善颈部环境为先。

  胃部疾病:胃食管反流患者会因夜间平卧位导致胃酸反流,引起类似于“烧心”的心脏区域不适。经常夜间心慌,可检查胃部疾病,排查是否因晚餐进食过多、过晚导致。

  贫血:贫血较重时会表现为疲乏、头痛、头昏、心慌等症状,可遵医嘱服用药物等进行调节。经常心慌胸闷,全身酸软无力、面色苍白,应考虑是否存在贫血。

  心肌炎:若近期有流感病史, 之后突然出现心慌、胸闷、乏力等症状,且活动后症状加重,要警惕心肌炎的可能。

  心脏疾病引发的心慌,情况通常比较复杂,最常见的是心律失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早搏等。患者在出现心慌、胸闷等不适的时候,可以遵医嘱含服硝酸甘油或者救心丸,观察症状有无缓解。若长期不能缓解,建议及时到医院复诊检查。

  3种心慌要提高警惕!

  在排除生理性因素和身体其他部位疾病影响后,仍有下面3种情况发生,就要提高警惕了。

  1、心慌反复发作。偶尔的心慌不可怕,但如果反复发作,可能是疾病发来的信号,应及时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肌酶谱等检查。

  2、心慌伴有疼痛。心慌的同时还伴随着呼吸困难、胸痛、胸闷等,极有可能是心脏出现问题了。一定要尽快就医,防止突发心梗。

  3、心慌伴有基础病。有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基础性疾病的情况下,出现心慌,说明病情已经造成心脏异常,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因心慌就医时,要告诉医生3件事:①有没有什么诱发因素,比如运动、饮酒等;②心慌是持续存在还是偶尔几下,多长时间恢复;③发作当时的脉搏情况,是增快还是减慢,整齐还是不整齐。这3点对于判断心慌原因非常重要。

了解这些

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

预约挂号

出诊信息

就医须知

来院导航

在线帮助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郑州甲乳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