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郑州洋溢着炽热与希望,“全国 1000 例甲亢合并相关眼病案例征集及康复经验分享月” 启动仪式于8月2日在郑州甲乳中医院隆重举行。北京航天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季宇教授,郑州甲乳中医院创始人刘建国院长,原北京301 医院微创介入科客座专家、郑州甲乳中医院微创技术院长崔东旭教授,眼科专家曹伯强主任,原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郑州甲乳中医院住院部副主任周卫敏,郑州甲乳中医院护理部主任马晓华等嘉宾、领导,以及众多患者朋友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甲亢合并相关眼病作为临床上极具挑战性的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眼突、畏光、闭合不全、视力变化等身体困扰,更可能因外貌改变影响其生活与心情。而信息壁垒、治疗信心不足、医疗资源不均等问题,让诸多患者在康复之路上倍感艰难。
为打破信息壁垒,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为医学研究积累更多真实临床数据、推动治疗技术的优化与普及,郑州甲乳中医院特别发起本次“甲亢合并相关眼病案例征集及康复案例分享月” 活动。活动旨在汇聚真实的患病经历与康复故事,搭建医患之间、患者之间的交流桥梁,让更多人了解疾病的多样性、治疗的可能性,为正在经历困扰的患者提供参考与希望,助力甲亢相关眼病的科学诊治与康复事业发展。
启动仪式上,郑州甲乳中医院刘建国院长首先致辞。他表示,甲亢是甲状腺高发疾病,25%-50% 的甲亢患者会伴随眼部病变,从干涩、畏光到眼球突出、复视、视力受损,甚至面临失明风险,这些症状不仅侵蚀患者生理功能,更因外貌改变、生活受限带来巨大心理压力与社会隔离。许多患者辗转求医却收效甚微,在迷茫中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因缺乏科学指引陷入焦虑与无助。作为专注于甲状腺疾病诊疗的专科医院,郑州甲乳中医院始终以 “精准诊疗、人文关怀” 为核心使命,组建了多学科专家诊疗团队,在甲亢合并相关眼病的分期评估、个性化治疗上积累丰富经验,形成覆盖疾病全周期的诊疗体系。
刘建国院长指出,本次活动将围绕三方面展开:一是搭建“数据桥梁”,通过征集 1000 例真实案例,建立更全面的临床数据库,为诊疗方案优化、医学研究突破提供第一手资料;二是畅通 “交流渠道”,通过专家分享、患者互助,让科学治疗理念走进更多家庭,使偏远地区患者也能接触前沿诊疗信息;三是点燃 “希望之光”,通过康复案例传递,让正在经历痛苦的患者看到治愈可能,筑牢信心基石。同时,医院将为参与案例征集的患者提供专项诊疗支持,包括免费眼部功能评估、专家团队定制康复指导等,并呼吁广大患者勇敢分享经历。
随后,北京航天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季宇教授发言。深耕内分泌领域40余年的她表示,甲亢合并相关眼病是唯一被国际学界定义为“致残性内分泌并发症” 的疾病,严重时可能导致不可逆性失明,其引起的面容改变还会让患者承受心理痛苦,而我国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规范诊疗率不足 40%,许多患者因误诊误治陷入困境。
季宇教授指出,甲亢合并相关眼病的临床诊治面临三重核心困境:一是疾病认知存在盲区,部分患者因对早期症状辨识度不足延误干预时机;二是诊疗规范化程度不均衡,受地域医疗资源差异影响,个性化治疗方案普及度有待提升;三是医患沟通与患者互助机制不完善,导致治疗依从性波动、康复信心不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郑州甲乳中医院发起本次活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
从临床实践角度,季宇教授强调,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诊疗需坚持“多学科协同、分阶段干预” 原则。活动期患者以控制炎症反应为核心,强调内分泌科与眼科联合评估,根据病情分级采用相应干预方式;稳定期患者则需注重功能修复与外观改善的平衡,通过多学科协作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同时,全程化管理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这需要医患双方深度配合。她呼吁广大同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加强跨学科学术交流,完善诊疗规范,也希望患者积极参与案例分享,在传递康复经验的同时获得更精准的医疗支持。
活动中,康复患者分享了真实经历,并对郑州甲乳中医院的医疗服务、先进技术以及预后巩固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信任。这些故事展现了患者对抗疾病过程中的迷茫、坚持与勇气,印证了本次案例征集活动的意义—— 让每一份经历都成为照亮他人的光。
“全国 1000 例甲亢合并相关眼病案例征集及康复经验分享月” 活动正式启动为甲亢合并相关眼病的防治事业注入新动力,也为更多患者带来康复希望。相信在医患同心、经验共享的努力下,甲亢及相关眼病的科学诊治将不断推进,更多患者将重获健康与自信。
如您长期备受因甲状腺异常引起:心慌、手抖、乏力、暴瘦、脖子肿大等;突眼问题患者(如:怕光、流泪、眼睛肿胀明显、眼球突出、复视、重影、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问题,可进一步进行健康咨询:0371-60636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