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说近几年在体检中频繁被查出的疾病,甲状腺结节一定榜上有名。数据显示,我国甲状腺疾病患者已超2亿人,发病率较明显升高,全国每年被确诊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约有4万人,成人甲状腺结节发病率约为20.43%,女性和老年人是甲状腺结节的高发人群。
什么是结节
结节是身体组织中不同于正常组织的异常成团物,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有大有小,一般直径不超过3厘米;直径小于1厘米时,称为小结节;直径小于0.5厘米时,称为微小或细小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检出率最高、最常见的三类结节之一(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已呈现年轻化趋势,女性和男性比例大约是4:1。女性因月经、妊娠、哺乳等因素影响对甲状腺素需求大、激素水平波动大,更易使甲状腺“过劳”出现结节,且40~60岁中年女性居多。
甲状腺为什么会长结节
甲状腺结节的形成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除遗传因素外,甲状腺病变、放射性接触、碘摄入、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等也与结节有关。童年期电离辐射暴露是目前医学界唯一明确与甲状腺癌相关的环境风险因素。
电离辐射最典型的是核辐射,医院内的CT、X光、胸透等也属于电离辐射,但能量非常低。日常生活中的手机、电视、电脑、微波炉、电冰箱等并非电离辐射。
教你3个方法自查甲状腺结节
除甲状腺超声检查外,日常自查也很重要,可以通过“一看二找三摸”进行自查:
一看:颈部两侧是否对称,有无肿大,观察已有结节是否在长大,2厘米时会比较明显。
二找:用手指轻轻摸索喉结两侧,找到甲状腺的位置,留意是否随着吞咽动作上下活动。
三摸:含一口水,用手指触摸颈部下方(喉结两侧),水吞下去时,留意有没有小鼓包、小肿块或硬的小结节。如发现问题,应尽早就医。
甲状腺结节一定会癌变吗
甲状腺结节绝大部分为良性,只有5%-10%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也就是甲状腺癌。相对于其他恶性肿瘤,甲状腺癌更温和,是一种惰性肿瘤。以最常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为例,占比高达70%,但恶性程度相对较低,甚至有部分微小乳头状癌可以不开刀手术,微创治疗即可。
甲状腺结节的大小与其能否发展为甲状腺癌无明显关系。4-5毫米的实性小结节可能为甲状腺微小癌,而30-50毫米的囊性结节很多都为良性。
甲状腺“散结”必备指南
营养“散结”
1、维生素有助于提升甲状腺调节功能
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会增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风险。
维生素E:动物研究表明,维生素E可以保护动物免受氧化应激反应的伤害和甲状腺细胞损害。
维生素B:是维持甲状腺功能的必需营养素,可调节代谢。
维生素A:甲状腺激素T4转化为可用的游离甲状腺素T3,需要维生素A的参与。
2、蛋白质可维持甲状腺激素的平衡,改善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结节会对人体内分泌系统造成伤害,导致大量蛋白质流失,因此生活中要适当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豆制品、蛋奶、瘦肉等。建议选择富含优质植物蛋白、不含乳糖、不含胆固醇的蛋白质补充剂,补充人体所需的同时,也无需担心增加不良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3、膳食纤维可抑制结节生长
膳食纤维可帮助排便,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清除体内垃圾毒素,对结节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白萝卜、冬瓜、红薯、燕麦等。
在选择燕麦时应选择整粒燕麦,可保留完整种子中的全部营养,维生素含量也更高。
4、补充益生菌,有助于促进甲状腺素合成
肠道菌群失调时,会影响碘和硒等矿物质的吸收,导致甲状腺素的合成减少。可适当补充益生菌,维护肠道菌群平衡。
适量补碘
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减少,经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反馈调节,刺激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增多,使得甲状腺滤泡细胞增生,反复增生将会形成结节。每日120~150微克的碘摄入是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摄入量,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则可以摄入250微克左右的碘。
心情舒畅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多与亲友倾诉,以免“积郁成结”。
饮食均衡
结节更青睐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饮食不规律、吃得太油腻等都会影响内分泌系统,进而对甲状腺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保持饮食均衡,以新鲜蔬菜为主,避免肥腻、辛辣,戒烟酒,适当运动。
定期体检
每年至少1次体检,抽血化验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彩超检查。及时发现病变。女性怀孕前应检查甲状腺功能,待甲状腺激素水平调至正常后再怀孕。